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流感不可掉以輕心


本港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與此同時,患感冒的人也絡繹不絕,而且有部份市民對於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分別,仍不十分了解。

感冒(COLD)泛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超過一百種病毒可引起傷風感冒徵狀。患者打噴嚏或咳嗽時濺出的飛沫會在空氣中散播病毒,或手指接觸沾上病毒的物件例如握手或握門柄等,也會感染感冒病毒。感冒主要病徵包括鼻窒、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和咳嗽。只要小心護理,大部份患者的感冒會自然消退。

至於流感(influenza),感染途徑與病徵和感冒相似,引發流感的病毒簡單可分為流感甲、乙、丙型三種。流感病徵比感冒嚴重,例如會出現高燒(超過攝氏三十八點五度)、發冷、肌肉痛及極度疲累等。尤其對體弱或免疫力較低的患者,例如小孩、長者和慢性疾病的患者,流感有一定危險,有機會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

現時應對季節性流感的最佳方法,是及早接種流感針; 尤其免疫力較低人士如小朋友,長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應接種。接種後,免疫力大約需二至三星期才到達高峰,所以應提早接種。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頭條新聞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保孩子腦發展 防兩大傳染病




現在的父母有人早在懷胎時已進行胎教有的又斥巨資購入學習工具等等希望可以令小朋友的腦部發展得更好。但有兒科醫生指出,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和家長互動而保護孩子智力發展更需要注意預防影響腦部的傳染病。

「作為醫生的角度看孩童時期的確是腦部發展的黃金時間,如可把握這段時間作合適培訓可以提升智能。不過方法並不是把知識硬灌於孩子腦例如認字的Flash卡雖然看起來可以令孩子提早認字,可是結果也僅僅是令孩子較早懂得幾個英文生字對整體的腦部發展幫助不大。」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說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和家長互動,「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最初都是會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想像力等。有些家長往往會把教育孩子的工作交給傭人,又或是讓孩子獨個兒玩平板電腦、英語學習工具,都對孩子腦部的發展幫助不大!

多方嘗試才可全人發展

他指出要促進孩子的腦部發展,應讓孩子作多方面的嘗試接觸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事物,並為孩子提供具質素的親子時間。靜態的活動可以是父母為孩子說故事、角色扮演、唱歌等等動態的活動可以是帶孩子到郊外看看花草動物、跑步、踢球等等讓孩子可體驗和探索各種事物從而發掘出個人的興趣和天賦才可真正獲得全人發展。

吃母乳的孩子最聰明

至於營養方面不時都有人問應不應該讓孩子吃DHA補充品或特別挑選含DHA的奶粉陳醫生表示:「我的意見是不反對吃有關的補充品畢竟它也沒有甚麼副作用; 但其實吃母乳的孩子最聰明與其為補充品費心不如餵孩子母乳吧!

值得留意的是家長費盡心思去提高孩子的智力可是卻忽略了一些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疾病如腦膜炎、腦炎等等。以往長輩不時說孩子會「燒壞腦」其實發燒不會「燒壞」腦子他們說的疾病應是腦膜炎、腦炎。因為兩者都會發高燒及令腦部受損從而出現智力問題。

及早注射防損害智力

「腦膜炎和腦炎不單會令智力出現永久損害更有機會導致學習遲緩、聽力及視力受損、認知能力下降、性格異常、羊癲症等,由於腦細胞一旦受損不能再生,因此這些問題更是永久性的。」陳醫生說。

腦膜炎雙球菌一般由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所傳播在學校等密集的地方較易傳染;日本腦炎則由蚊子傳播日本、台灣、韓國等地發病率較高當地的孩子已由政府安排全面注射疫苗。這些疾病在初起時和感冒十分類似,待發現異常時往往已影響腦部,十分可惜。現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都可預防不同的腦炎及腦膜炎但由於未納入政府疫苗計劃中,建議家長自費接種。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提供健康院以外的保障




現時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疫苗種類繁多,家長往往覺得「針多眼亂」,家長不知該打什麼針的問題十分常見。一般而言家長會從網上討論區和嬰兒展的攤位得知市面上有很多疫苗是政府沒有提供的。為了令孩子得到更好的保護於是就去私家診所打針。要衡量值不值得打某種疫苗我建議的原則是:當小朋友患上原本有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其後果家長可不可以承受?當選擇接種什麼疫苗時其實不應只著眼於本地的情況。

現在小朋友的活動範圍漸趨國際化除了旅遊、探親外還有很多到外國留學或遊學的機會。加上現在中港關係日漸密切不少疫苗在內地已經規定兒童要接種本港兒童如不接種的話,一旦爆發就會較為「蝕底」。

政府沒有提供的疫苗有不少,如輪狀病毒、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日本腦炎等。輪狀病毒會令孩子上吐下瀉臨床也曾見過孩子中招入院後家長才得知有疫苗可預防,後悔不迭。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會引起腦膜炎,已包含在六合一及五合一疫苗當中,亦可單獨注射。

腦膜炎雙球菌(內地稱流腦)及日本腦炎(内地和乙腦)疫苗在內地已經納入常規注射長達數年但本港疫苗計劃則並沒有包含在內。前者會引起腦膜炎可怕之處是受感染後有機會出現敗血症、智力永久受損失、失聰,甚至於24小時內死亡。為孩子健康着想,此疫苗值得注射。日本腦炎由庫蚊傳播,此病沒有有效治療的藥物,一旦受感染會影響腦神經系統,智力和行動能力斬有機會永久受損,此疫苗也需要優先考慮注射。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信報-兒童保健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腸胃炎病毒肆虐 疫苗最有效預防

有一種病毒差不多所有孩子在五歲之前都會感染一次,是全球最常見引致兒童嚴重腸胃炎的原因,即使衛生條件良好,仍不能有效預防 — 這就是輪狀病毒。

注重清潔亦難以預防

輪狀病毒傳染度極高,因病毒的穩定性很高,存活時間亦很長,而且只需很少量病毒便可致病。即使使用清潔劑亦要很高濃度才可殺死它。它主要經口糞傳播,幼兒經雙手接觸帶菌的玩具和物件後,再將手放入口而染病。即使經常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環境,也未能完全預防。在興趣班、幼稚園等幼兒聚集的場所傳播亦為常見。現時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接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頑強,存活時間長!易傳播!

- 手部: 存活多小時
- 物件: 存活數日
- 糞便: 存活一星期

症狀勿輕視 脫水、器官衰竭、持續屙嘔

病毒會引致嚴重及持續的腹瀉及嘔吐,每天多達十至十五次,當中三份一幼童會高燒至39度,甚至嚴重脫水,可導致重要器官如腦部、心臟、腎臟等器官衰竭。每二十四名感染輪狀病毒的幼兒,便有一名需要留院治療,嚴重個案最常見於3至35個月大之嬰幼兒。但至今仍未有藥物治療,只能紓緩病徵,可見病毒對幼兒健康的損害實在不容輕視。

接種疫苗最有效

現時最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就是接受預防疫苗,及早讓幼兒產生免疫效果以預防因輪狀病毒引致的腸胃炎等症狀。現時有一種兩服劑量口服疫苗,六星期大便可開始為幼兒接種,以最少劑數及早發揮預防功效。疫苗可與「5合1」或「6合1」混合疫苗同時接種,方便快捷。

家長信箱

Q: BB不懂說話,如何知道孩子受到感染?

A: 感染輪狀病毒後,孩子首先會出現急性發燒及頻密嘔吐,然後腹瀉,瀉物呈水狀,也會腹部絞痛,有機會出現口乾舌燥、皮膚失去彈性、雙眼凹陷、手腳感刺痛等脫水症狀,此時家長應盡快向醫生求診。

Q: 輪狀病毒疫苗安全嗎?

A: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獲世衛建議列入國家疫苗接種計劃中,亦已獲超過100個國家註冊使用,家長可大為放心。

香港浸信會醫院駐院兒科專科
陳欣永醫生


                                         



資料來源: Ours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