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與此同時,患感冒的人也絡繹不絕,而且有部份市民對於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分別,仍不十分了解。
感冒(COLD)泛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超過一百種病毒可引起傷風感冒徵狀。患者打噴嚏或咳嗽時濺出的飛沫會在空氣中散播病毒,或手指接觸沾上病毒的物件例如握手或握門柄等,也會感染感冒病毒。感冒主要病徵包括鼻窒、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和咳嗽。只要小心護理,大部份患者的感冒會自然消退。
至於流感(influenza),感染途徑與病徵和感冒相似,引發流感的病毒簡單可分為流感甲、乙、丙型三種。流感病徵比感冒嚴重,例如會出現高燒(超過攝氏三十八點五度)、發冷、肌肉痛及極度疲累等。尤其對體弱或免疫力較低的患者,例如小孩、長者和慢性疾病的患者,流感有一定危險,有機會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
現時應對季節性流感的最佳方法,是及早接種流感針; 尤其免疫力較低人士如小朋友,長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應接種。接種後,免疫力大約需二至三星期才到達高峰,所以應提早接種。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頭條新聞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