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提供健康院以外的保障





現時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疫苗種類繁多,家長往往覺得「針多眼亂」,家長不知該打什麼針的問題十分常見。一般而言,家長會從網上討論區和嬰兒展的攤位得知,市面上有很多疫苗是政府沒有提供的。為了令孩子得到更好的保護,於是就去私家診所打針。要衡量值不值得打某種疫苗,我建議的原則是:當小朋友患上原本有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其後果家長可不可以承受?當選擇接種什麼疫苗時,其實不應只著眼於本地的情況。

現在小朋友的活動範圍漸趨國際化,除了旅遊、探親外,還有很多到外國留學或遊學的機會。加上現在中港關係日漸密切,不少疫苗在內地已經規定兒童要接種,本港兒童如不接種的話,一旦爆發就會較為「蝕底」。

政府沒有提供的疫苗有不少,如輪狀病毒、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日本腦炎等。輪狀病毒會令孩子上吐下瀉,臨床也曾見過孩子中招入院後家長才得知有疫苗可預防,後悔不迭。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會引起腦膜炎,已包含在六合一及五合一疫苗當中,亦可單獨注射。

腦膜炎雙球菌(內地稱流腦)及日本腦炎(内地和乙腦)疫苗在內地已經納入常規注射長達數年,但本港疫苗計劃則並沒有包含在內。前者會引起腦膜炎,可怕之處是受感染後有機會出現敗血症、智力永久受損失、失聰,甚至於24小時內死亡。為孩子健康着想,此疫苗值得注射。日本腦炎由庫蚊傳播,此病沒有有效治療的藥物,一旦受感染會影響腦神經系統,智力和行動能力斬有機會永久受損,此疫苗也需要優先考慮注射。

陳欣永兒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 信報-兒童保健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