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食物過敏休克 15分鐘奪命

【晴報專訊】不少香港人或有過敏體質,然而未必每個人也聽過「過敏性休克」,患者會出現腫脹、呼吸困難等徵狀,嚴重者更可於15分鐘內致命,當中又以兒童較常發生,或需使用腎上腺素急救。

兒科醫生譚一翔表示,發達國家普遍有1至2成人有過敏,平均1個月便有大概4至5人因敏感向他求診;而50%的過敏性休克都由食物過敏引致,藥物敏感亦會引致此情況。因接觸過敏原後,細胞會釋放發炎因子,令微絲血管滲漏及擴張,出現急性過敏反應。

過敏性休克早期徵狀包括嘴唇、舌頭腫脹;眼、面部麻痹腫脹;後來則可能呼吸困難、失去知覺,甚至致命。

譚指,過敏性休克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他提醒家長在頭幾次餵食時先給予小量,以測試幼兒是否對食物過敏。

致呼吸困難 兒童高危
若遇到過敏性休克該如何處理?譚提醒,先檢查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情況,並把患者躺平或提高其雙腿,讓血液流到心臟。因過敏性休克足以令患者在15分鐘內致命,譚建議過敏體質人士宜請醫生處方單劑量腎上腺素的急救筆並隨身攜帶,呼吸困難時即可在大腿注射,可助放鬆氣管肌肉作救命之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Dr.東:食物過敏瞬間致死 備急救筆可救命

【on.cc東網專訊】 對花生過敏人士稍為舔或嗅到花生氣味,都可能瞬間產生過敏反應,輕則口鼻腫脹變「豬嘴」,嚴重者更可於數分鐘內休克甚至死亡。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指出,港人對過敏性休克的認知普遍不足,餐廳亦未必清楚食物成分是否含花生、牛奶等常見致敏原,食物過敏患者外出用膳容易「中伏」。譚醫生建議患者隨身帶備急救用的腎上腺素筆,餐廳及學校亦應常備,一旦有人出現過敏反應可立即紓緩症狀,爭取時間送院治療。


譚一翔表示,香港不少兒童對食物過敏,據2012年一份學術刊物資料,0至14歲兒童中,約5%、即約4萬人有食物敏感;一成半過敏患者曾出現過敏性休克。譚醫生稱,部分人天生過敏體質,免疫系統把致敏原當作入侵身體的病原,因而產生抗體,再接觸致敏原便會產生過敏反應。花生、雞蛋、奶類製品、果仁及海鮮都是常見致敏原,部分人對藥物及乳膠敏感。


香港規定包裝食物標籤需列出配料中常見致敏成分,生產線有機會沾上這些成分亦需聲明,但即食食品和餐廳未有相關規管。譚醫生表示,即使患者飲食上再小心,亦難避免接觸致敏原,「間餐廳都可能唔知材料有冇花生。」


他表示,病人即使只接觸微量致敏食物,都有機會瞬間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進食時已感到唔舒服」,初期症狀包括口腔腫脹炙熱、呼吸不順暢,部分人局部皮膚表面血管膨脹,口腫鼻腫、舌頭脹成拳頭般大,以及出紅疹。情況嚴重者,可於幾秒內全身出現過敏反應,全身微絲血管擴張,令血壓急降、氣管收縮,患者數秒至數分鐘內休克,甚至喪命。


譚醫生表示,出現初期症狀應召喚救護車,把患者躺平及提高雙腿,以助血液循環。由於過敏反應迅速,他建議患者隨身帶備「過敏急救筆」,向大腿注射腎上腺素,刺激心臟跳動及放鬆氣管肌肉,以免等待救援期間缺氧。他引述外國有餐廳向客人提供含花生食物,客人其後過敏死亡,結果餐廳東主被控誤殺而入獄。他建議香港餐廳及學校配備「急救筆」,有需要時可救人一命,同時保障自身利益。




資料來源: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60707/bkn-20160707000136387-0707_00822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奪命咖喱雞 餐廳老闆囚6年



英國北約克郡53歲印度餐廳老闆扎曼為了節省成本,用廉價花生粉代替杏仁粉,導致一名對花生敏感的客人死亡。扎曼前日被裁定過失殺人和另外6宗食物安全罪行罪成,判監6年。

事發於前年1月,38歲死者威爾遜到「印度花園」餐廳買外賣咖喱雞,他向店員表明對花生敏感,要求「走花生」,店員亦於外賣盒寫上「無花生」。但威爾遜回家進食咖喱雞後,隨即因為花生粉引發過敏性休克,最終死亡。

慳成本出事

來自孟加拉、移民英國近40年的扎曼在庭上宣稱,餐廳由員工運作,對轉用花生粉並不知情。但控方指控他迴避責任,表示事發前3星期,曾有客人在扎曼旗下另一間餐廳進食後出現過敏反應。控方又指,扎曼負債接近29.4萬英鎊(約333萬港元),為節省成本而選用較廉價的花生粉,並聘用未經訓練的非法勞工為店員,批評扎曼「屢次漠視危險,未盡保護客人的責任」。

主審法官宣判時批評,扎曼為了盈利害死威爾遜,又多次向陪審團說謊,「完全無意承擔責任」。死者家屬形容判決伸張正義,又希望食肆員工接受更多有關食物過敏的訓練,避免悲劇重演。



資料來源: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5/25/GJ1605250010.ht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澳洲華人:華裔童過敏猝逝 父母設慈善基金

澳洲悉尼華裔男童維克托‧李(Victor Lee)本身對某些堅果食物過敏,上月初,他吃了少許蛋糕,竟引致嚴重哮喘,其後更出現了過敏性休克,最終不治,當時他還有一周就滿11歲。維克托的家人懷着悲痛,為他設立一個基金,給過敏症的研究籌募資金。

維克托‧李生前就讀學校的校長表示,維克托天資聰穎,而且學習態度積極,尤其喜歡數學。除了學業成績好外,維克托在課外活動亦表現出色,對音樂極具天賦,而且是該校最年輕的棋類比賽冠軍;此外,他又是該校足球隊的成員,曾代表學校參加過校際比賽。

維克托‧李甚受學校師生愛戴,在上月學校足球隊在一場比賽開賽前,特別為他舉行了1分鐘的默哀儀式。此外,學校全體同學早前亦穿上維克托最喜歡的藍色衣服,舉辦了一個籌款活動,並將籌得的1533澳元善款,全部捐給了一間兒童醫院的兒科過敏症狀研究中心。維克托的父母亦設立了一個基金,為過敏症的研究募集資金。













資料來源: https://hk.on.cc/int/bkn/cnt/news/20160416/bknint-20160416093359339-0416_17011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2.8%港童食物敏感有患者食燕窩糖水險死

【本報訊】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本港2.8%兒童患有食物敏感,最多人對蝦過敏,常見症狀包括皮膚或嘴唇痕癢及眼腫等,約兩至三成兒童更會呼吸不暢順、經常咳嗽及嚴重濕疹。有兒科醫生提醒家長,除了較多人熟悉的致敏源雞蛋、海鮮及花生外,一些較冷門的食物如燕窩也可引起敏感,曾有患者進食燕窩糖水後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降險死,需入院治理。 
研究於08至10年進行,有6,200名兒童接受測試,發現2.8%人有食物敏感,香港的比率較日本及英美低,但較東南亞國家高兩倍,情況值得關注。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黃永堅推算若包括成人患者,本港有15至20萬名食物敏感患者,每年有300至400宗因敏感導致休克到急症室治療的個案。

可引致呼吸困難

他指曾有一名病人食用燕窩糖水後約20分鐘,即出現呼吸困難症狀,血壓更由正常120度(上壓)急降至60至70度,需即時入院接受治療。
食物敏感暫時仍無法根治,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鄔揚源表示,家長若懷疑子女有食物敏感,可詳細記錄每日進食狀況,有助尋找致敏源,然後可安排子女接受皮膚及血液測試,初步確定致敏食物種類後,需戒食一至兩周,再進行擊發測試確定致敏源。
鄔揚源指美國醫學界去年底首次發出的食物過敏診斷及管理指引,建議醫生不要單靠血液測試斷症,因驗血結果易出現假陽性,應為患者進行其他測試才確診。

李太育有兩名分別六歲及三歲的兒子,大兒子對花生、雞蛋及奶敏感,小兒子則對雞蛋敏感。她憶述大兒子約六個月大時,由母乳轉飲奶粉,第一次飲用奶粉半小時後,全身腫脹及嘴唇變藍,輾轉多次求診才發現兒子患食物敏感,她批評很多醫生缺乏診斷食物敏感的經驗。此外,不少學校老師也不懂得照顧患有食物敏感的學生,她也試過在餐廳為兒子點「免蛋餐」,但兒子進食後仍出現敏感症狀。 

蝦燕窩燕窩

資料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10420/15184702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