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食物不耐症 - 飲完牛奶又「 攪肚痛 」? 乳糖不耐症知多點




在香港及其他地方,不少人都有早上喝一杯冰牛奶當早餐的習慣。但大家有沒有試過喝完牛奶後,覺得肚脹甚至出現腹瀉呢?其實,你有可能患上「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不耐症是腸胃過敏的一種,成因是消化系統內缺乏乳糖酶 (lactase)。「 酶」是蛋白質的一種,它的功能尤如腸胃小幫手,幫助分解食物元素,例如澱粉酶分解澱粉質,脂肪酶分解脂肪,乳糖酶分解乳糖。消化系統內缺乏乳糖酶, 就不能消化含乳糖的製品,從而引起肚脹、腹瀉等不良反應。



「腸胃過敏」並不等如「牛奶過敏」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腸胃過敏」都屬「過敏」的一種,但腸胃過敏其實與免疫系統無關,因此「腸胃過敏」並不等如「牛奶過敏」,因為牛奶過敏患者是自身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並不代表腸胃中缺乏乳糖酶。所以,千萬不要混淆 「 乳糖不耐症」和 「 牛奶過敏」。

如果真的發現患有乳糖不耐症,難道以後都不可以喝牛奶?其實患者可以透過口服補充乳糖酶來改善問題。但若患者長期出現腸胃過敏症狀,醫生可能會安排患者驗大便、照腸胃鏡等診斷出腸胃不適的原因。某些食物過敏測試,如第三代IgE過敏測試,也可以輕易找出腸胃過敏的原因。



乳糖不耐症和麩質不耐症
麩質不耐症 (Gluten Intolerance) 和乳糖不耐症一樣,都是腸胃中欠缺能消化麩質的酶,令患者進食含麩質的食物時出現肚痛等過敏反應。要測試自己是否對麩質過敏,只要在未來 2 – 4 星期內進食不含麩質的 (gluten-free) 食物,看看身體有否出現過敏反應,就可以知道究竟是否患上麩質不耐症。大型超市一般有售賣不含麩質的食物,即使真患有麩質不耐症,也不用擔心 「無啖好食」。






資料來源:Meddx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為何成人局部皮膚過敏越來越普遍?

 

 這與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業業内的激烈競爭息息相關。近年,市面出現很多新品牌的化妝品、護膚品,行内競爭相當激烈,產品推陳出新、五花八門。爲了能在衆多品牌當中脫穎而出,各個品牌紛紛在產品中加入「獨特配方」,提升產品功效,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是,這些「獨特配方」往往沒有經過敏測試或臨床測試,會否引起接觸性皮炎仍是未知之數。



典型例子- Paraben防腐劑
在過去的10多年被廣泛用作化妝品防腐劑成分,科學家最終指出它會導致紅斑痤瘡、皮膚刺激,接觸性皮炎等等...... 現在不容易看到“低敏”產品已不添加Paraben,但想想那些過去10多年使用過這種產品的客戶,信息會來得太遲嗎?



玫瑰痤瘡的患者,面部常會出現皮膚敏感的徵狀,卻不斷復發。事實上,此症的成因不明,令皮膚下的血管較易擴張,很易面紅,並且流出發炎的物質,引致敏感徵狀。由於此症成因不明,故此沒有根治性的治療。患者可服食處方的藥物、藥膏,避開接觸性的過敏原, 例如護膚品、香水、洗頭水、皮革等等…可能減少病發機會。



資料來源:Meddx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

新快速過敏測試 即日知結果

本港有4成兒童患上過敏症。家庭醫生陳凱旭指,由德國製造的敏感測試-速敏檢較傳統的更快速知道測試結果及不需抽血。

陳凱旭表示,傳統的血液測試需抽取5至10毫升血液,而於2012年底引入的速敏檢,只需以刺指尖方式抽取1亳升血液,並即日知道測試結果,比傳統需等候兩至三星期更快。而另一種的皮膚點刺測試患有嚴重皮膚過敏或較肥人士不能使用,相反速敏檢則人人適用。

陳指出現今家長較少帶兒童做過敏測試,反而自行胡亂決定不進食某種食物,結果弄朽反拙,使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他認為找出致敏源並避免接觸才是最佳治療過敏症的方法。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戒口」避致敏原?血液測試尋「原」更快更準

中國人流行以「戒口」來幫助治病,特別是出現痕癢、出疹等過敏反應時,總會聽到有人叫你「戒牛」、「戒蛋」、「戒芒果」……將一切被認為是「濕毒」的食物拒之門外!但治療皮膚過敏、食物過敏,甚至鼻敏感,「戒口」真的有用嗎?

家庭醫生陳凱旭說,過敏是身體將本來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是身體的敵人,結果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對抗。

濕疹、鼻敏感和哮喘是在香港較常見的過敏症,患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為身體帶來更多影響:

濕疹:引致皮膚發炎。

鼻敏感:鼻塞會令兒童經常用口呼吸,影響牙齒和臉部正常發育;長期鼻塞更會令睡眠質素變差,有可能出現睡眠窒息症,兒童甚至可能因睡眠不足引致過度活躍症。

哮喘,氣管敏感:長時間耳咽管閉塞會引致中耳炎,嚴重更會影響聽覺。
亂「戒口」 隨時愈戒愈嚴重

不少人都知道遠離致敏原是控制敏感病情的方法,面對濕疹、食物敏感時,很多人都會自動「戒口」,希望可以令過敏反應更快消失。但陳凱旭醫生說,很多人錯誤判斷致敏成因「戒錯口」,反而令過敏病情更嚴重。

「曾接觸個案1位4歲小朋友只有約2歲半的身形!追問下發現,家長察覺小朋友有濕疹後,便以為是由牛肉、海鮮等的『毒』引發,於是開始戒口。小朋友的濕疹問題一直沒有改善,但家長寧願安排小朋友戒吃其他食物也不去求醫。在食物愈戒愈多情況下,結果令小朋友出現營養不良。經過敏測試後,發現小朋友其實只對牛奶過敏。幸好小朋友經過治療和改飲羊奶後,濕疹和營養不良都得到改善。」

除了「戒口」,陳凱旭醫生續指,過敏病人其他自行斷症行為,亦令病情久久未能改善。

「亦有病人以為鼻敏感是由家中的塵蟎引起,於是購買多款防塵蟎的床上用品,但無助減少鼻敏感發作。經過敏測試後,發現致敏原是貓毛而非塵蟎。」

要有效控制過敏症,陳凱旭醫生建議病人不應胡亂「戒口」和自行斷症,應進行過敏測試去尋找病因。

「過敏病人可以傳統皮膚點刺測試、抽血化驗及血液快速測試(圖)來尋找致敏原,三類測驗的準確度均達90%。」

陳凱旭醫生續說,「現時一般都建議病人以2012年面世的血液快速測試來尋找致敏原,任何人士都可以接受這項測試,只需抽出病人0.1毫升的血液(幼童可從腳板位置抽血),就能檢驗出病人是否受24種常見致敏原影響。病人無需住院,最快只需半日就知結果,克服皮膚點刺測試需住院、價錢昂貴,以及抽血化驗需抽取病人大量血液、化驗時間長等的缺點。」

血液快速測試能驗出的致敏原:
  • 屋塵蟎
  • 熱帶蟎
  • 蟑螂
  • 貓毛
  • 狗毛
  • 草類
  • 白樺樹
  • 艾蒿草
  • 豚草
  • 百喜草
  • 煙麴黴菌
  • 鏈格孢菌
  • 塵蟎
  • 牛奶
  • 雞蛋
  • 黃豆
  • 小麥
  • 芝麻
  • 花生
  • 果仁類
  • 魚類
  • 海產類
  • 肉類
  • 胡蘿蔔
陳醫生抗敏錦囊

陳凱旭醫生盡早進行過敏測試,遠離致敏原,才可脫離過敏煩惱,「如驗出對狗毛或貓毛過敏就應該避免飼養寵物;對草類、樹類過敏就不要長時間在郊外逗留;對霉菌類過敏就要多清洗冷氣機隔塵網。」

此外,陳醫生還送給各位7個抗敏錦囊,「除了致敏原,身體可能會受其他因素影響,令敏感出現,留意以下生活習慣,有助減少過敏機會。」


有充足休息:免疫系統沒有足夠休息,會提高出現敏感的機會。
早睡,拒絕「夜瞓」。

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過熱的水會損害皮膚,甚至令皮膚無法生長及分泌保護皮膚的油脂。
避免用鹼性過高的沐浴露洗澡:鹼性過高的沐浴露亦會將身體全部油脂洗去,皮膚缺乏油脂保護,會增加出現皮膚敏感的風險。

塗適量護膚膏:特別留意天氣乾燥的日子,護膚措施可減少皮膚受損和出現敏感。

避免過度搔癢:如果受痕癢困擾,應要求醫生處方止癢藥物。過度搔癢會令敏感惡化,引致發炎。




資料來源:   Healthy 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