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食物過敏休克 15分鐘奪命

【晴報專訊】不少香港人或有過敏體質,然而未必每個人也聽過「過敏性休克」,患者會出現腫脹、呼吸困難等徵狀,嚴重者更可於15分鐘內致命,當中又以兒童較常發生,或需使用腎上腺素急救。

兒科醫生譚一翔表示,發達國家普遍有1至2成人有過敏,平均1個月便有大概4至5人因敏感向他求診;而50%的過敏性休克都由食物過敏引致,藥物敏感亦會引致此情況。因接觸過敏原後,細胞會釋放發炎因子,令微絲血管滲漏及擴張,出現急性過敏反應。

過敏性休克早期徵狀包括嘴唇、舌頭腫脹;眼、面部麻痹腫脹;後來則可能呼吸困難、失去知覺,甚至致命。

譚指,過敏性休克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他提醒家長在頭幾次餵食時先給予小量,以測試幼兒是否對食物過敏。

致呼吸困難 兒童高危
若遇到過敏性休克該如何處理?譚提醒,先檢查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情況,並把患者躺平或提高其雙腿,讓血液流到心臟。因過敏性休克足以令患者在15分鐘內致命,譚建議過敏體質人士宜請醫生處方單劑量腎上腺素的急救筆並隨身攜帶,呼吸困難時即可在大腿注射,可助放鬆氣管肌肉作救命之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食物不耐症 - 飲完牛奶又「 攪肚痛 」? 乳糖不耐症知多點





在香港及其他地方,不少人都有早上喝一杯冰牛奶當早餐的習慣。但大家有沒有試過喝完牛奶後,覺得肚脹甚至出現腹瀉呢?其實,你有可能患上「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不耐症是腸胃過敏的一種,成因是消化系統內缺乏乳糖酶 (lactase)。「 酶」是蛋白質的一種,它的功能尤如腸胃小幫手,幫助分解食物元素,例如澱粉酶分解澱粉質,脂肪酶分解脂肪,乳糖酶分解乳糖。消化系統內缺乏乳糖酶, 就不能消化含乳糖的製品,從而引起肚脹、腹瀉等不良反應。



「腸胃過敏」並不等如「牛奶過敏」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腸胃過敏」都屬「過敏」的一種,但腸胃過敏其實與免疫系統無關,因此「腸胃過敏」並不等如「牛奶過敏」,因為牛奶過敏患者是自身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並不代表腸胃中缺乏乳糖酶。所以,千萬不要混淆 「 乳糖不耐症」和 「 牛奶過敏」。

如果真的發現患有乳糖不耐症,難道以後都不可以喝牛奶?其實患者可以透過口服補充乳糖酶來改善問題。但若患者長期出現腸胃過敏症狀,醫生可能會安排患者驗大便、照腸胃鏡等診斷出腸胃不適的原因。某些食物過敏測試,如第三代IgE過敏測試,也可以輕易找出腸胃過敏的原因。



乳糖不耐症和麩質不耐症
麩質不耐症 (Gluten Intolerance) 和乳糖不耐症一樣,都是腸胃中欠缺能消化麩質的酶,令患者進食含麩質的食物時出現肚痛等過敏反應。要測試自己是否對麩質過敏,只要在未來 2 – 4 星期內進食不含麩質的 (gluten-free) 食物,看看身體有否出現過敏反應,就可以知道究竟是否患上麩質不耐症。大型超市一般有售賣不含麩質的食物,即使真患有麩質不耐症,也不用擔心 「無啖好食」。






資料來源:Meddx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