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兒童常見傳染病

兒童常見傳染病包括肺炎、腸胃炎及腦膜炎。嚴重肺炎可引致併發症,後果嚴重。傳染病的成因包括過濾性病毒及細菌感染,而當中抗生素治療可以用來對抗細菌,對於因過濾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並沒有幫助。

兒科專科陳欣永醫生舉例,嚴重感染如肺炎球菌引起的發炎、肺積水或腦膜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最近一名曾接種10價但還沒有接種13價疫苗的4歲小朋友因持續發燒咳嗽求診,入院檢查發現血液發炎指數CRP高逾500,肺部X光片顯示肺炎以及肺積水,需即時用藥處理,結果注射抗生素十多天才痊癒。及後於患者的痰液樣本驗出帶有19A血清型肺炎球菌,而只有13價疫苗才有保護。」

肺炎球菌入侵腦膜

肺炎球菌可以潛伏於正常兒童中,當小朋友抵抗力弱時便伺機攻擊人體,繼而引起入侵性感染。「數年前,曾有一名5歲女童,求診時高燒至40度,神智昏昏沉沉,家人表示一兩天前她曾劇烈頭痛,並有頸梗現象,醫生懷疑她感染腦膜炎,故即時安排入院。從血液及腦膜水化驗中確診女童感染入侵性肺炎球菌而引致敗血病及腦膜炎,尤幸經過21天靜脈抗生素治療後痊癒,反映感染肺炎球菌,病情可以很嚴重。」

而不同季節則會流行不同病毒,例如腸病毒可引致手足口病;腺病毒則會持續七天39-40度高燒,患者會因高燒而引致手腳冰冷、發斗、及有喉嚨發炎及眼紅等病徵,用藥可退燒但藥力過後又會再發燒。又如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對越年幼患者威脅便愈大。「曾有一名15天大的嬰兒感染此病毒,出現氣喘、氣促徵狀,且咳嗽時嘴唇變紫,最終需接受霧化治療,擴張收窄的氣管,並住院2星期。」RSV病毒目前並無預防疫苗,極早產嬰兒則除外,由於此類嬰兒感染RSV是會致命的,故現時會提議為這類早產嬰接種RSV疫苗。

濫用抗生素增抗藥可能

抗生素並非萬能,濫用更會令細菌如穿了避彈衣般無法消滅,出現抗藥可能,故並不建議胡亂處方。陳醫生舉例:「例如判斷是否感染肺炎,首先需靠臨床檢測,如有懷疑便需安排照肺部X光片,確診後便需處方抗生素。又例如甲型流感感染可處方特敏福治療,以減輕病徵及縮短發病期。」

過濾性病毒或細菌其實很常見,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曾有家長表示孩子一開學便容易生病。特別是當兩三歲的小朋友並沒有很強的衛生意識,一起玩耍時接觸飛沫的可能性較大。因此應避免直接對著別人咳嗽,或咳嗽時應盡量掩着嘴巴,並清潔雙手,從而減少直接或間接傳播病毒細菌的可能性。」陳醫生亦提醒,要避免小朋友感染傳染病,家長首要留意別讓小朋友揉眼睛,或將手放進嘴裏,有病則要帶口罩,並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資料來源: 健康創富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