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一歲前按摩助發育 (上)

這次我們邀請到兒科專科陳欣永醫生(Dr. Bosco Chan),為我們講解嬰兒按摩的好處,以及教授各位準媽媽的親子按摩法。Dr. Bosco Chan表示,嬰兒按摩已是一種源遠流長的醫療方法,其實早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胎兒就接受了母親產道收縮這一特殊按摩。而皮膚更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覺器官,亦是成長中最早發展完備的感官,因此,皮膚是嬰幼兒時間最重要的接收渠道。按摩能在嬰兒腦部發展的關鍵期給予腦細胞和神經系統適當的刺激,而且多重的感官刺激能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從而促進生長及智慧發育;同時亦可舒緩各種嬰兒身體不適,例如便秘和肚風等。更重要的是能減低媽媽產後抑鬱風險,並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Dr. Chan指,許多專家多年的研究及臨床證明,給嬰兒進行按摩,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增進食物消化和吸收,減少嬰兒哭鬧,改善睡眠質素;同時,按摩可以增強嬰兒與父母交流,幫助嬰兒獲得安全感,發展對父母的信任感。從心理學研究發現,有過嬰兒按摩經歷的人,在成長中較少出現攻擊性行為,他們普遍喜愛助人、合群。另有研究表明,按摩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後葉催產素,幫助嬰兒及其父母得到平和安靜的感覺,既然有這麼多好處,各位父母都應該學習一套簡單的嬰兒按摩手法。

1. 頭部、面部
有助紓緩因出牙仔而帶來的牙肉不適,亦可令臉部肌肉放鬆。

做法:用大拇指在前額、嘴角等位置,往外推壓,下唇邊部位作一個劃笑容的動作,然後在人中位置,沿住上唇邊向下按。

2. 腋窩、手部
按手可以令肌肉結實,對將來手部發展及活動有幫助,而腋窩部份有較多淋巴,加以按摩可增強抵抗力。

做法:從上臂到手腕本回輕擠揑,並上下搓滾,面用手指輕搓BB手腕及手指,可舉起BB手臂,撫按腋窩下方部位數次,最後按腋下的淋巴結。

3. 胸部
可以強肺之餘,亦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促進心肺功能。

做法:雙手放在兩側肋骨,以心形動作向左右兩邊推撫。

4. 背部
同樣可以強化骨骼,令脊骨健康,同時可以讓BB學習自己支撐身體。對於只有三個月或以下的BB ,可讓他們學習自己抬頭。

做法:雙手平放在脊骨頂部,手掌的外側與成直角,雙手一先一後沿脊椎向下按摩至臀部,再回到肩部重新開始,來回重複按摩。

5. 腹部
BB經常會因飲奶而有肚風,按腹部可以消除肚風外,更可助長腸胃管道活動,釋放胰島素,令BB更易吸收食物的營養成分,同時亦可強化消化系統,令大便暢通,減低便秘的機會。

做法:以順時針方向在腹部打圈輕游滑。

6. 腿部
有助強化腳部的骨骼,增加柔軟度,對寶寶將來學行有很大幫助。

做法:可用一隻手托着腳踝,另由大腿至小上下循環輕輕按摩,但膝蓋內側同關節位則不宜按摩。最後用拇指按摩每根腳趾及腳跟。





                                 


資料來源:  Jessica Baby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兒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